暮秋时节,万物凋零,但白马乡新田村的枸杞种植基地里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,田间地头的枸杞枝头挂满沉甸甸的秋枸杞,鲜红的枸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村民们手挎竹篮、提着采摘桶,穿梭于枸杞林间,灵巧地采摘着一颗颗成熟的果实。不远处的现代化枸杞烘干中心内,新采的枸杞经过清洗、摊晾等多道工序,被有序送入烘干房。

白马乡新田村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枸杞种植历史,所产的枸杞以颗粒饱满、色泽鲜艳、营养丰富而著称。以往,新田村枸杞多依赖自然晾晒,周期长、品质难以保障,还常因秋季多雨导致鲜果浪费。针对这一产业发展瓶颈,白马乡于今年上半年在新田村规划建设现代化烘干中心,推动产业提质增效,拓宽村民增收渠道。

据了解,该项目于今年5月启动建设,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,现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。项目共建成烘干房6座、烘干区1处,配套摊果大棚、仓库、服务用房及相关基础设施。烘干工艺采用低温慢烘技术,能有效避免传统晾晒中可能出现的粉尘污染与营养流失问题,确保枸杞成品色泽均匀、品质稳定。同时,引入太阳能辅助供热系统,实现低碳环保,助力绿色农业发展。目前,新田村3000余亩枸杞均在此进行烘干加工,烘干价格为每斤2元,日处理鲜果能力达4000余斤。
【白马乡新田村党支部书记 耿华】今年建了烘干房以后带动劳动务工人次高峰期可以达到500人次,一年下来总的带动周边和外来务工人员达到9600人次,日烘干鲜果量达到两万斤,今年已经烘干的干果达到70余吨,村集体收入净收益已经达到20万元。

在联农带农方面,烘干中心优先收购本地农户枸杞,并提供采摘、运输、烘干等临时岗位67个,同步开展技术培训,推动产销一体化,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。目前已带动44户监测户中的弱劳动力及有劳动能力群众融入枸杞产业链,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享受技术包保与保底收购服务,户均年增收预计达5000元以上。
【白马乡新田村村民 胡金龙】我们在枸杞田里每年从五月份先开始干的活是采摘,过来之后是清洗,后来就是铺栈子最后到烘干房,烘干,我每年我自己干40-50天每天是200块钱,我觉得在我们本村的烘干房干,非常好又不出远门,工资收入也高。

新田村现代化枸杞烘干中心的建成与运营,是白马乡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实践,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。下一步,白马乡将持续完善枸杞产业链条,让这一特色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“红色引擎”。(记者:杨明)
运营单位:中宁县融媒体中心
联系电话:0955-5035386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955-87371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210007
邮箱:znrmtzx@163.com
备案号:宁ICP备18000997号